2020还适合聊苹果吗?

突然发现,今年 WEB VEW 选题大多集中在苹果发布会,「苹果电台」称谓并不是空穴来风。

这样其实不好,一方面暴露了我们更新的懈怠,另一方面也显得选题匮乏,自己对于科技的理解也越来越迟钝。

而最重要的是,聊苹果,最好的时候或许已经过去了。

苹果不行了

虽然你所感知到的,无论是从媒体还是市场反馈上,苹果仍日中天。

这里说的不行主要是指,由于手机发展进入平台期,厂商们发现各种花样玩完之后,发展的方向大多雷同:更好的镜头,更好的芯片,以及要把它们塞进去的更厚机身。

苹果不是不好了,只是少了 iPhone 4 横空出世时的惊艳与革新,现在的硬件和软件更多是一种缝缝补补,给人带来的再也不是「哇,手机还能这样」,取而代之的是「手机不就应该这样吗」。

所以,作为我们节目的原始素材,耀眼的时代过去了,留给我们的,则是一个想法设法调整产业结构,保持收入稳定增长的优秀公司。

没有好食材,再好的厨子也难做出好菜。

聊苹果的人不行了

好厨子,食材不好,做不出好菜,差厨子就更不行了。

其实可以很骄傲的说,WEB VEW 的苹果节目,要比市面上大部分的播客要专业,这当然得益于嘉宾的知识沉淀和行业积累。

但是总聊,人就会疲倦,尤其是每次苹果都在堆硬件,我们好像很难再从产品、设计角度给出到位的评价。

当不断弱化对苹果的个人感受,重点放在普及行业知识,自然就会让节目缺少生气,缺乏「嗯,就是这样」的共鸣评价。

当然了,这取决于节目制作者的技术水平,毕竟拾苹果牙慧的是我们。

日本电影《红鳉鱼》中,北野武出演的立川谈志谈到批评家这一角色,是这样说的:

不好意思,我不相信评论家,没有人能比我更冷静地分析我自己了,还有,这些人的饭碗不是你决定的,他们要是有人能独当一面,出名了,是你靠评论他们的表演吃饭,你的饭碗是他们给的,把这个逻辑弄错可不好。

说苹果是饭碗,有点大了,不过说是节目选题与灵感来源,不夸张。

关注苹果的人不行了

2007 年,一个叫做 apple4us 的群体博客成立了,很多人在上面写介绍苹果的文章,交流自己对苹果的理解,有些作者名字你应该很熟悉:创新工场张亮、知乎创始人黄继新、一天世界李如一、周源、flypig、Rio 等。

可以说,那个时候的苹果是最具创新力的公司,而他们这些人无疑是当时的先行者,苹果作为一种先进互联网物料,被带给访问网站的人。

那个时候,无论作者、读者,还是苹果,都是先行者。

而当一个产品逐渐成功变为商品,先进的意义自然就褪色很多。地铁里,人们拿着苹果手机,连连看、抖音、微信、淘宝,这些通用 App,用 A14 还是 A13 芯片真的区别大吗?人们会关注这些吗?人们也应该关注这些吗?

当一个新生事物逐渐大众化,那它被关注、讨论的先行意义就不大了,而附属于它身上的延展话题也显得没那么有吸引力。

WEB VIEW 目前对于科技话题的探讨深度与广度并不低,不过对于当下,如何精准找到这一小部分愿意了解这些脱水知识的人,或许很难。而更大的一种可能性:作为缓解生存焦虑的 Knowledge Porn,我们还做得不错。

上一篇:
下一篇: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