谈写作动机

写作者首先要问自己的问题是:我为什么写作?

在《我为什么写作》书中,乔治·奥威尔列举了他的四大写作动机:

  1. 自我中心。为大家谈论,死后留名,向那些在你童年的时候冷落你的大人出口气。
  2. 审美方面的热情。欣赏外部世界的美,或者,在另一方面,欣赏词语和它们正确组合的美。享受一个声音的冲击力或者它对另一个声音的冲击力,享受一篇好文章的铿锵有力或者一个好故事的节奏明确。希望分享一种你觉得是有价值的和不应该错过的经验。
  3. 历史方面的冲动。希望看到事物的如实面貌,找出真正的事实把它们存起来供后代使用。
  4. 政治方面的目的——这里所用「政治」一词是指它的最大程度的泛义而言。希望把世界推往一定的方向,改变别人对他们要努力争取的到底是哪一种社会的想法。

可以看出,奥威尔的动机1和动机2都是满足自己的需求,而动机3和动机4则是通过写作满足他对世界的某种期望。

回答完为什么写作之后,自然要回答下一个递进问题:我为谁写作?

对于奥威尔来说,愉悦、审美是为自己而写;记录、推进则是为他人而作。

为自己写作其实是一件自我满足的事,博客也好,公众号也好,都承载着自己记录、吐槽、倾诉的目的。

史蒂芬金认为:

写作不是人生,但我认为它有时候是一条重回人生的路径。

在他看来,写作是一种坚持信念的行动,是对绝望的挑衅和反抗。

为自己写作固然是好的,但对于有进取心的写作者来说,仅仅将读者局限于自己,很容易用力不足。

1. 缺少评价标准

写作者如果缺少读者反馈,首先很容易落到无法「碰撞」的局面中。

人的进步需要碰撞来获得反馈,就像小球在做布朗运动,有时你很强,你会碰赢别人,有时你很弱,你会被碰翻在地,但这无妨,知道缺点继续改进,改日再战即可。

但无论怎样,一个静止不动的小球永远不会知道自己的软硬,因为它一开始就放弃了「碰撞」这种最基本、直接的评判标准。

写文章也是一样,一篇文章发出来,你觉得很满意,但很多时候这种满意是「完成」式的满意,你写完了它,你有成就感,但这种成就感不一定代表文章的质量,也不一定代表文字满足逻辑自洽且有很高的讨论价值。

所以,如果你的写作只是为了给自己看,这从最开始就失去了一种最原始的互动与评价体系。

当然,你或许会担扰文章分发所带来的不良后果,比如不理性的讨论,阴阳怪气的嘲讽,断章取义的曲解都会让你感到难过。

但这就是一种既定事实,一种一定会出现的概率问题。

巴特在《作者之死》中谈到:

作品在完成之际,作者就已经死亡,剩下的文化创发工作,就是读者的权利了。唯有作者死亡,读者才能诞生,所有阅读活动,都是读者心灵与一个写定的「文本」的对话,价值就在这个过程中被创造出来。

文本使作者意图成为读者阐释的当下话语,文本不再是属于作者的作品而成为属于读者的文本。

敌意总是难以避免,但写作者不能因为害怕就拒绝碰撞,因为只有人看你的文章,才会指出你的问题,才会告诉你怎么改,如果你没有一个耐心的编辑朋友来帮你把关,那我还是建议你把文章发放到垂直社区,做同行互审。

比如你写c语言的内容就放到c语言的网站,这样可以保证看你文章的人,最起码了解你所写的内容,他们有资格评判你文章的质量。

你也需要将文章尽量分发在读者知识储备并不弱于你的平台。

当然,能否友善讨论也是一个问题,如果对方谈的问题你确实存在,只是语气不好,你可能也要接受。对于恶意的评论者,你也不要过于关心,你唯一需要关注的就是他们所批评的事实是否真的成立。

2. 缺少压力

写给自己看,除了缺少必要的评价体系之外,第二个问题就是容易没有压力,这个问题源于作者自身。

缺乏评价体系,自己也无所谓写的怎样,这种无所谓会让你感到轻松,写作应该有压力,但压力不是动力,而是监督力,这种监督力会让你提心吊胆,不敢应付。比如你想让别人给你做同行互审,你首先要做的是尊重你的同行,也就是你的文章不能出现逻辑性的错误,引用的数据要准确,不能含糊,这样可以把一个态度先摆出来,至少文章是用心写的,你的谦卑也会影响到同行对你评判的语气上。

文章写一遍就发出来是远远不够的,你需要反复修改,反复求证,这样才不会被别人轻松地找到漏洞。

没有压力还容易放弃,反正是写给自己看的,如果现在不想写了,也没有什么关系。

3. 缺少价值

最后一点,也是最想谈的一点,无论是文字、播客(声音)、vlog(视频),我们每天能看到的内容其实不少,但有价值的不多。

什么是有价值的内容?是文字的巧妙组合?还是音视频的精致剪辑还是内容本身的实用性?

我认为只要你的输出不完全属于「日记」范畴,就有价值,只不过价值有大有小。

什么是「日记」范畴,比如我看一个vlog,半个小时看主播吃一个鸡腿,这样的视频对主播来说或许是一种记录,但对我来说显然意义不大,这并不是视频本身的质量问题,而是这些内容没有达到我的预期,我希望的是,消费的内容最好有一定的信息增量,或是有新鲜的观点或角度,或是能带来某种愉悦与放松

最怕的是什么,最怕的是文字没有参考性,没有增量,读者读完很后悔,因为你的文字只是你自己的事情,与我无关,我不关心,你没办法让我共情,你的这次文字登场就是失败的。

那什么样的文字有价值?

从当下互联网环境来看,我们或许缺少一些文以载道的文字。

我们很多时候非常抵触被教育,被教做人,但很多时候,我们并不抵触真理,抵触的只是那些你看不惯,与你价值体系不符的刻板说教。

「我当然会做人,只是不想像你那样做人」。

今天看来,中文互联网文以载道的文字并不多,对当下社会抱有期望的写作者应该通过写作来占领舆论高地,如果你本有这个能力,有这个机会,你不站上去,就会有其他怪鸟站上去,然后聚集更多的怪鸟,我们的网络讨论环境就会变得越来越糟糕。

当然,你深思熟虑写出来的文字,不见得一定会让整个讨论空间更加良性,只是你的缜密逻辑会影响到将要发言、站队的人,从而影响他们的发言方式,讨论公共事务的方式,就像下雨天开雾灯是给来车看一个道理。

总之,一个有追求的写作者,最好不要仅仅停留在「写给自己看的」上,希望你在保证写作质量的前提下,尽量多的去找反馈,这样才能坚持下去,并能不断改进,甚至获得一些物质收入,反哺你的写作,从而更坚定自己的写作决心,多从舆论高地上赶点怪鸟下去。

毕竟奥威尔也是这么想的:

我所以写一本书,是因为我有一个谎言要揭露,我有一个事实要引起大家的注意,我最先关心的事就是要有一个让大家来听我说话的机会。

上一篇:
下一篇:

全部评论:

  1. Wayne

    我觉得这是少有的包含有价值的言论的文章,里面的很多内容看了之后我觉得我得到了一些启发,以后还会继续密切关注博主的文章和博主的博客.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